鋼結構建筑是可持續建筑,可以比喻成生產手機一樣的造房子,把不同的零件放到工廠的流水線上進行生產。按照標準生產的鋼結構、門窗、燈泡“建筑零件”運輸到工地進行模塊化拼裝,它將超越建筑近百年的歷史,改變了傳統的建筑模式。
1、10倍的施工安全(100%的質量保障)
與傳統建筑相比,鋼結構部件,前期采用工廠高精充的生產制作,產品生產由***生產設備把控;現場施工由機械化操作,降低人工作業誤差,質量更有保障,施工更安全。而且施工效率提高4-5倍。
2、更大的空間(1/3的建筑重量)
鋼結構墻面充分發揮鋼材與混凝土的綜合優勢,更少凸柱更少的墻體數量,比傳統建筑減少2/3的建筑重量,室內輕質非承重墻布局可以隨意改變,裝修更隨意。
3、工期短(1/4的工期)
由于鋼結構部件為工廠按規格生產,現場施工裝配,施工不受天氣影響。樓板采用裝配式鋼筋桁架自承式樓板,可同時多層施工,實現立體交叉作業,施工速度更快,一天三層比傳統建筑節省3/4的建筑工期。
4、更抗震(9度抗震)
低層別墅的屋面大都為坡屋面,因此層面結構基本上采用的是由冷彎型鋼構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體系,輕鋼構件封完結構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成了非常堅固的“板肋結構體系”,這種結構體系有著更強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適用于抗震烈度為9度以上的地區。
5、93%的工廠化(1/10的現場工作)
“工地的事情工廠做,室外的事情室內做,施工橫擬和現場放樣的事情計算機做,85%~95%的部件均可在工廠加工,比傳統的建筑現場作業人數減少約60%。同時易拆除,部件產品可重復利用,材料可循環利用。未來運到工地更多的將不是零散的鋼筋、混凝土、保溫板,而是一塊塊的墻板、樓梯等零件”;工人在機械的配合下把這些零件組裝成一棟棟住宅。